活动新闻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交叉学科国际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计划”
一、项目背景
“交叉学科国际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计划”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发起,协会所属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修学院组织实施,是面向高校师生设立的综合性学术交流与课程建设项目。项目着眼国家未来发展高质量人才需求,拓展国际教育教学及学术交流空间,帮助高校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助推高校教学、科研高质量发展,促进学科建设。
二、培养目标
“交叉学科国际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计划”中的课程主要由国际知名高校教授设计开发,中国高校学者参与联合教研,由计划办公室组织专家进行最终审查,适合我国高校一流学科课程体系建设需求。课程的主要培养目标包括:
1. 通过国际前沿热门学科的深度学习,完善学生在新型学科领域的知识结构,熟练掌握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碳中和等前沿学科领域的知识与研究方法。
2.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多元文化认知能力,培养学生全英文跨学科学习能力和科研领域实际应用的基本技能,增强学生国际化素养。
3. 培养高校教师科研视野和学术能力,深入了解国内外教学模式差异,正确掌握世界顶尖高校的教学方法与课程内容。推动高校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带动高校整体国际化教学及科研水平提升。
三、课程设置
项目课程主要由“高水平示范性公共通识课程”与“前沿交叉核心专业课程”组成。其中通识课程约20门,专业课程约247门。目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已成功获批2门课程:《人工智能核心课程-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和《机器学习的多领域应用–人工智能基础》。项目采用外方教师与中方教师联合施教模式,具体设置为:
1. 外方教师通过先进的远程教学技术“虚拟教室系统”完成在线面授、课堂答疑、论文指导等教学工作。该系统主要为学生提供教室里集中远程授课所需的视频通讯、课堂测验和弹幕提问等在线交互功能,同时提供字幕翻译与课件翻译等英语课堂辅助教学功能。
2. 中方教师由学校指派青年教师或助教担任,主要协助外方教师完成中方教学辅导课程、作业答疑及作业批改等教学工作。
3. 为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除常规学期外可开设符合我高校学制特点的“第三学期”国际公共通识课程及专业型课程,在暑期集中开展项目的国际化课程学习。
4. 课程可视学校情况纳入本科通识课程体系并赋予相应学分,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时间选择相关课程与活动。学生选修一门课程并通过课程考核(C以上评分)即可获得结课证书和相应学分。
5. 部分课程或可与学校已开设专业课程平行授课,学生视英语水平和年级排名进行分流学习。
四、课程形式
课程均按照中国各高校已开设公共课程的2学分32课时标准执行,其中16课时为外方教师授课,16课时为中方教学辅导。课程注重各应用学科之间的联合、交叉和渗透。课程由国外大学教授直播授课,学生通过PBL(Project-based Learning)项目式的学习方式,助教辅助教学,参与课后辅导及知识点梳理工作,保证学习效果。
五、教学安排
授课平台 | NeoSchool虚拟教室系统 |
外方教师授课总时长 | 16课时 |
中方教师辅导总时长 | 16课时 |
授课及辅导频率 | 每周1次,每次2课时(常规学期) |
每周5次,每次2课时(第三学期) | |
课程总周期 | 8-16周(常规学期) |
2-4周(第三学期) | |
成班人数 | 60人 |
六、考核与证书
课程考核方式主要按照美国大学评分习惯进行,最终评分为A,B,C,F,W五个等级。其中C为百分制60分标准,F为挂科,W为中途退出。评分参考以下原则:
1. 评分方法
最终评分标准为学生选读课程的修读课时、作业完成情况和结业考试情况的汇总。总评C及C以上为合格。
2. 评分标准
评分的常规比例为:考勤占25%,课堂测试和小组讨论参与度25%,日常作业及考试25%,期末考试/论文25%。具体考核标准以教授课程课纲为准。
3. 评分权限
为确保课程符合教授学术诚恳度要求(Academic Integrity)的同时也符合我高校教学管理标准。评分将在外方教师监管下由中方教师和辅导员共同完成。一般由辅导员负责考勤和课堂表现评分,中方教师负责考试和作业评分。但主讲教授拥有评分最高权限(Superior Authorization),可以修改任意学生成绩并确认最后评分。
4. 调分政策
按外方教师教学习惯,如因为班级平均水平或教学难度导致全班平均成绩普遍性异常的情况下,教授会采取调分政策为全班按比例同时加减最终分数。Curve政策的原则是确保班级挂科率在5%-20%之间,B以上的学生人数在35%-70%之间。
5. 证书
修满至少一门课程且合格的学生,可获得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修学院颁发的结业证书。
(编辑:王文通 安翔 批准: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