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新闻
人工智能研究院召开“市属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教学研讨和系列工作部署会议
8月27日下午,人工智能研究院召开“市属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教学研讨会。会议由刘强院长主持,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负责人和教学骨干参加此次会议。
在会议上,刘强院长首先传达了北京市教委最新指示精神,强调人工智能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指出,要将北京市教委的指导意见与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确保学生能够在人工智能领域获得全面而前沿的知识。
随后,刘院长对下学期的“人工智能通识课”教学工作进行了详细布置。他提出,各位教师应把握技术变革带来的发展机会,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内容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前沿性。同时,他鼓励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实践能力。
会议期间,与会教师积极交流,围绕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方法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通过此次研讨会,进一步明确人工智能通识课的教学目标和发展路径,为我校未来在人工智能教育的创新与突破打下坚实基础。
8月7日中午,人工智能研究院线上举行“市属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青年骨干教学工作沟通会,为开展“人工智能通识课”教学工作做准备。
8月7日晚上,人工智能研究院线上召开院务会议,研讨通识课工作安排。
(编辑:王文通 审核:刘强 批准:刘强)
会议背景:
7月2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召开北京市属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工作部署会。会上发布并解读了《提高大学生人工智能素养能力的意见》,明确从2024年9月面向北京市属公办本科高校全覆盖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
北京市教委李奕主任强调,加快培养人工智能领域优秀人才,既是提升我国核心竞争力、改善人民福祉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建设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国际科技创新高地、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
建设一门市级统筹的,全覆盖、分层次、高质量、有特色的人工智能通识类公共基础课是课程的建设理念。记者在会上获悉,课程包括“基础理论”“综合素养”“前沿拓展”“实践实训”四个专题模块,将实施“教师授课+AI教师+AI助教”的教学形式。
据了解,“基础理论”专题模块课程是唯一一个必修模块,定位为“零基础”入门级,提供面向所有学生的通识教育。“综合素养”专题模块致力于帮助学生建立人工智能基本概念,课程方向偏向理工类。“前沿拓展”专题模块以人工智能与学科交叉融合为切入点开展教学,发挥北京高校学科专业多样性、综合性的优势,形成人工智能在工业制造、金融服务、医疗健康等多领域最前沿应用的案例课程库,培养学生面对未来智能化时代解决多学科领域复杂问题的创新能力。“实践实训”专题模块则是由高校结合自身学科特色,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创新项目、到企业参观等方式,通过亲身体验人工智能的应用,深入了解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和发展方向。
(信息来源:现代教育报2024年07月03日 17:57 北京,https://mp.weixin.qq.com/s/UObg5tCbzGRE9VXXfEkFQw)
7月29日,十四届全国政协第二十二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委员们围绕“深化高校育人模式改革,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进行了深入协商议政,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同志介绍了有关情况,并同政协委员协商交流。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在会上的发言及回应情况时介绍,关于人工智能推动人才培养范式改革,今年教育部启动了教育系统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行动。下一步,将打造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体系,赋能理工农医文等各类人才培养。
(信息来源:金普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2024年08月10日 09:30,https://mp.weixin.qq.com/s/N1n1K7rexi2VkO6TpbSzvA)